經濟學院一直重視研學團隊的培育和成果孵化,金融科研團隊是由經濟學院金融投資系牽頭成立的科研團隊,團隊主要研究方向涵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銀行金融、家庭金融、農村金融、資本市場等。近期,團隊成員頻出新成果。
劉文文老師的論文《Natural resources commodity prices volatility andeconomic uncertainty: Evaluating the role of oil and gas rents in COVID-19》于2022年2月發表在SSCI期刊《Resources Policy》(JCR一區)。該論文用小波功率譜和小波相關性方法揭示了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波動性以及短期內的原油價格。
劉老師的論文《Dynamics lead-lag relationship of jumps among Chinesestock index and futures market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于2022年7月發表在SSCI期刊《Research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JCR一區)。該論文引入最優路徑方法,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股指與期貨市場跳躍的動態滯后關系。
此外,劉老師的項目《氣候變化背景下金融市場聯動機制、風險傳染效應及預警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立項資助。
趙玲老師的論文《容錯機制建設、擔當激勵與企業創新》于2022年3月發表在CSSCI期刊《經濟經緯》。該論文基于大型國企集團交錯發布容錯糾錯機制實施辦法這一準自然實驗場景,實證考察了容錯免責機制對國有企業創新意愿的影響。
趙老師的論文《企業數字化轉型、供應鏈協同與成本粘性》于2022年5月發表在CSSCI期刊《當代財經》。該論文結合文本分析與機器學習的方法研究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對公司成本粘性的影響。
趙老師的論文《信息披露模式變遷與股價崩盤風險——基于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發布的證據》于2022年7月發表在CSSCI期刊《財經論叢》。該論文基于上市公司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這一獨特制度場景,探究了分行業信息披露政策實施引致的信息披露模式變遷對資本市場定價效率的影響。
謝海芳老師的論文《期貨投資經驗、理性投資行為與股民盈利》于2022年8月發表在CSSCI期刊《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該論文基于股票個人投資者行為調查數據,研究了期貨投資經驗對股民投資行為及其盈利水平的影響。
謝老師的項目《數字金融、金融普惠與四川居民共同富裕研究》獲得2022年度四川省社科規劃項目立項資助,此外,謝老師今年還引進橫向課題經費30萬。
王蕊老師的論文《How does financial inclusion affect bank stability in emerging economies》于2022年7月發表在SSCI期刊《Emerging Markets Review》(JCR一區)。該論文選取來自36個新興市場國家的1500余家銀行數據,實證考察了普惠金融對銀行穩定性的影響效應、異質性條件和作用機制。
王老師的專著《金融科技時代的商業銀行經營》(擬出版于國家級A類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于2022年10月獲批2022年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雛鷹計劃”優秀成果出版項目資助。